爱游戏官方网站app 视频专区

剑河:念好“山字经” 打好“生态牌”

发布时间:2024-08-30   来源:爱游戏官方网站app

  剑河县坚持以高水平发展统揽全局,聚焦“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愿景,坚定不移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以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的发展思路,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剑河县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茂密,被誉为“药材之乡”,有中草药材1024种。近年来,该县通过深度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林下中药材产业体系。

  时下正值中药材冬种时节,在林木茂密的剑河县太拥镇八万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内,当地村民正忙碌地整地播种。

  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剑河县聚焦“道地中药材”链条,做优产品的质量,明确划定了钩藤、黄精、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及“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剑河县各乡镇引入优质企业对中药材基地来管理,提供技术、人才、种苗等方面支持,在降低产业高质量发展风险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产业分红、劳动务工等多种增收渠道。

  剑河县太拥镇八万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忙碌地整地播种。 欧阳章杰 摄

  “我们在这里一天100块钱,多的时候一个月30天都有工要做,少的时候也有20多天,做工的时间基本上不间断。”正在八万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忙碌的村民吴邦琴说。

  通过整合健康医药产业企业资源,该县陆续吸引贵州京诚药业有限公司等龙头医药企业落户,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在坚持“集团公司示范引领、群众自主参与、经济效益共享”的模式下,全县通过提高良种选育、装备研发、科学技术人才水平,实现转型发展。

  截至2023年6月,该县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达15.78万亩,建成全省最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家,以中药材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产值突破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1%以上,形成独具剑河地域特色的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食用菌是剑河县“一主两辅”产业布局中的另一重要角色。2022年以来,该县对食用菌产业进行再部署、再规划,与厦门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食用菌“一园三基地”进行技改,双方根据食用菌“一园三基地”实际,技改分两期进行,计划投入资金6000万元。

  目前,基地已建成菌棒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名劳动力稳定就业,月人均工资达5000元以上。

  同时,剑河紧紧依托国家和省食用菌体系专家技术团队力量,围绕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全过程培训,积极培育一支本土化的食用菌专业方面技术团队。并加强与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已建成的食用菌生产设施和“冬闲田”开展羊肚菌、红托竹荪等精品种植,充分合理规划利用好资产资源。

  此外,该县还通过搭建食用菌公司与本地商超平台合作,让本地食用菌走进超市、菜场。将食用菌与温泉等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让“温泉+菌”“酸汤鱼+菌”等品牌享誉省内外,擦亮剑河食用菌名片。

  剑河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28个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从始至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做好绿水青山下半篇文章。

  剑河县林地总面积为243.3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42%,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该县发展碳汇项目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剑河县引进中碳未来(北京)气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总顾问,帮助全县编制林业碳汇发展规划,提供碳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

  2022年6月,剑河县发行了黔东南州第一张价值1700万元的碳票,获贵州银行融资质押授信1000万元。作为贵州首批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县,截至2023年7月,该县已完成第一期碳汇造林项目32.27万亩,核算期20年,碳减排量511.55万吨,预计可实现碳发行价值1.4亿元。

  通过释放林业碳汇认购案件的生态红利,剑河县利用“碳汇+司法”实践助推乡村振兴。将“碳汇认购”与自首、主动交代案情等同等纳入“从轻处罚”量刑标准。目前,剑河县人民检察院已办理碳汇认购引入生态案件12件,涉及认购金额116.22万元,向林农分红13.7万元,帮助林农增收。并成立了全省首个碳汇与司法办案实践教育基地、首个“司法碳汇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成功开创碳汇补偿修复生态的新路径。

  该县积极探索企业与林地林木权属人共建共管共赢机制,组建了国储林公司,开展林权收储管理经营。将流转收储期限分3个阶段,按“8:2”“7:3”等分红模式进行统一管理。

  2023年1月,黔东南州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在剑河县投放——剑河新盛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授信3700万元。目前,全县已完成国储林收储4.7万亩,办理不动产权证登记4.13万亩,兑现林地林木流转收储资金1.76亿元,惠及群众4970户15000余人。

  2023年7月,以“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剑河分论坛在剑河县举行,贵州省首个碳汇交易运营中心也在剑河授牌成立。160户林农现场收到了第一笔碳汇交易收入,金融机构现场发放剑河县首笔林农林权抵押贷款,首批授信农户18户,预授信金额500万元,用信农户7户,金额155万元。

  “谁能想到空气也能卖?我承包的155.5亩林地,在没有砍树的情况下实现了6.3万元收益。以后我还会继续承包荒山开展植树造林。”领取到首笔碳汇交易收入的林农杨通锦说。

  2021年,剑河县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开展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两年多来,两地充分的发挥“组团式”帮扶引领示范作用,让剑河县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再起步”到“加速度”。

  通过有效整合利用优质医疗资源,顺德、剑河不断深化医疗人才对口帮扶力度,补齐医疗领域短板,通过人员、技术、资金上的帮扶,推动医疗“组团式”帮扶再上新台阶。

  根据受援医院紧缺专业需求现状,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等医疗单位先后选派10名专业方面技术水平高的专家,到剑河县人民医院开展1年以上的驻点帮扶工作,帮助剑河县人民医院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开展院长行政查房,以“面对面”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249个。顺德区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和“送上来”进修深造等方式,推动剑河县人民医院“四大帮扶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同时,大力实施剑河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附属配套设施及电路系统建设,争取到东西部帮扶协作资金1866万元,建设传染病区附属配套设施(一期)、配置传染病区医疗设施等项目,逐步补齐医疗领域短板弱项。

  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为充分的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订单式”培训平台作用,两地采取政府补贴、机构培训、企业吸纳就业的形式,免费开展优质叉车工、电工等培训课程,全力打造“剑河叉车工”“剑河家政”“黔菜粤做”等培训品牌,考试合格后,学员可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操作(上岗)证书。

  2023年,剑河县共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班17期,这中间还包括脱贫劳动力274人。“我参加了剑河县人社局举办的叉车培训‘订单班’,学成后来到广州开叉车。现在一个月可以挣7000多元,十分感谢剑河和顺德的帮助。”在佛山德邦物流公司开叉车的龙明星说。

  “为了提升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属于脱贫家庭等三类人员的学员每天有40元补贴费。”剑河县就业局局长万金光表示,学成后的学员主要输送到广东地区,每个学员在广州稳岗3个月以上,每人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稳岗补贴。

  此外,顺德、剑河还充分的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认真谋划产业布局,积极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剑河已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5500万元,谋划实施林下中药材等产业项目20个;投入3130万元援助建设剑河县第五中学;协作引进企业3家,新增投资1.9亿元;积极引导剑河企业加强与东部协作地区的市场对接,拓宽“黔货出山”销售经营渠道,协助采购、销售剑河农特产品1.02亿元。

上一篇:吉鑫祥叉车:四大智能应用方案引领技术潮流助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黑龙江乘“数”而上 拥抱数字化的经济“新蓝海”